我校师生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反响热烈

时间:2025-09-03浏览:46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我校设置了主会场和多个分会场,组织全体师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看大会实况直播,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庄严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盛大阅兵式在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人民武装部部(处)长 邢凯岭   

大阅兵是全民族的精神淬火。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将立足全国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建设教育强国核心课题,把大阅兵作为社区思政的丰富素材和生动案例,借阅兵之威,铸社区思政之魂,深耕“守望·常工业”学生工作育人品牌谱系,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   

 

发展规划处处长 胡彩霞

作为一名高职教育工作者,我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这场首次阅兵倍感震撼与骄傲,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阅兵中展示的先进装备,充分体现出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这与我们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强国建设的目标高度契合。

我们务必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针,聚焦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将抗战精神、强国信念融入思政教育,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内部治理”模式革新,提升育人质量与治理效能,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 李飞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争之歌。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当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去思考这场阅兵的意义,会发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这场国家形象的集中展示,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自信底气和信心。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从中汲取力量,坚定“四个自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坚守育人初心,扛起育人责任,为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程茹

“九三阅兵”不仅是一场国力的展示,更是一堂深刻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我再次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奋斗牺牲与今日和平繁荣的来之不易。

作为一名身处新时代的青年思政课教师,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理想信念的引路人。这场阅兵,就是最鲜活的教材。我将把心中的这份澎湃激情与深切感悟,有效地融入今后的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们铭记历史、珍视当下、开创未来,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

 

基础教学部教师 申涵寒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征程,抗日战争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是抗战精神依然熠熠生辉。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将秉承“敢为人先”的勇气,延续“打持久战”的坚韧,艰苦奋斗,奋勇直前,坚定爱国情怀,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担使命。

 

基础教学部教师 高令君

作为高校外语教师,让学生理解抗战历史不仅是知晓史实,更要涵养家国情怀、提升道德素养、树立正确三观,学会用所学外语精准传递“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让国际社会更深刻地读懂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这既是语言能力的锻炼,也是民族立场与价值认同的塑造。

我们要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学生认识世界、规划人生的思维坐标。明白和平来之不易,才能更自觉地珍爱和平;懂得历史的沉重,才能更主动地维护和平。

 

机械与交通学院辅导员 徐冬豪

从无人智能到水下作战,从网电攻防到高超声速装备,新域新质力量代表着军事发展的新方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它们不仅是科技的结晶,更是国家战略眼光的体现。这让我意识到,在新时代,科技创新对国防建设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在教育领域,为新域新质力量发展贡献力量,是我们的重大使命,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技能人才。无论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还是新能源领域,都需要我们精心培育专业人才,让他们未来能在各自岗位上为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

 

机械与交通学院辅导员 刘裕章

这一次盛大阅兵,不仅是一次国力的展示,更是一堂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国家强大”不再是课本里的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与使命感。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深知自己是这份精神力量的“接力者”。我愿以岗位为“育人阵地”,把阅兵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融入日常引导,让“爱国情”成为青春底色,让“强国志”化作行动自觉,以奋斗之姿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报国答卷。


机械与交通学院24机械设计532班 许重庆

作为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从“九三阅兵”中我更敏锐地捕捉到机械专业的重要性——战机的气动外形优化、坦克的传动系统设计、装备零部件的精密结构排布,每一处都凝聚着机械设计的智慧,这让我真切意识到,专业绝非纸上谈兵,而是筑牢国防力量的坚实根基。今后我将以更严谨的态度钻研机械设计,在图纸绘制、结构优化、性能仿真等学习中精益求精,把抗战精神转化为攻克设计难题的动力,力争未来能用专业能力参与到关键装备或核心部件的设计中,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机械人的力量。

 

机械与交通学院24现场工程师34班 张帅含

当那整齐划一的徒步方队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时,每一步都踏出了中国军人的精气神,踏出了国家的威严。从他们坚毅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对使命的担当,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那“一老一新”的徒步方队编排太有深意了:抗战老部队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而代表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的方队,则彰显着时代的发展和军队的变革。

随后展示的各种先进武器装备更是让人热血沸腾。它们不仅展示了我军制胜现代战争的强大能力,更是给妄图侵犯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势力以强有力的震慑。我们如今有底气、有实力捍卫国家的和平与稳定,这是无数先辈奋斗的成果,也是当代军人坚守的使命。向伟大的祖国和英雄的人民军队致敬!

 

数字商务学院教师 肖婷玉

受阅官兵们历经千百次锤炼只为那一刻的完美呈现,真正的价值往往就在于日常的坚守和打磨,而阅兵式上展现的“中国制造”的力量,背后离不开无数技能人才的默默奉献,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我们所培养的每一个学生,未来都将是建设祖国、巩固国防的“螺丝钉”和“栋梁材”。他们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和家国情怀,直接关系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与实力。我的讲台,也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战场”。

站在职业教育这片沃土上,我愿以党员教师的赤诚,引导青年一代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勤劳的双手和精湛的技艺,共同守护这片用先烈鲜血换来的和平与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坚实的力量。

 

数字商务学院23国际商务531班 曹文

受阅官兵步伐铿锵,眼神坚毅;新型武器装备列阵前行,彰显国威;英雄前辈们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他们的敬礼令人动容。这一幕幕,深刻诠释了什么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并非简单的口号,而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箴言,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英勇见证。

展望未来,征程壮阔。我将把从阅兵仪式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刻苦钻研、砥砺前行的实际行动。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思想觉悟和专业本领,在新时代的接力中,跑好属于青年的一棒,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 兰相波

今日,在天安门广场前,受阅官兵们以昂首挺胸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与自信。昂首,是向历史的致敬。挺胸,是向未来的承诺。昂首挺胸,更是民族精神的直观诠释。这种昂扬的精神面貌代表着自信、坚定、勇敢和精神饱满。

从阅兵场到教育场,昂首挺胸的姿态理应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标配。作为辅导员,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昂首挺胸不是骄傲自满,而是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公平正义的品格底色。我们要更加坚信,中国力量每增长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让我们以昂首挺胸的姿态,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 游浩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引路人,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我们不仅要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激励他们将爱国情怀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这场阅兵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更是一次震撼的精神洗礼,它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当倍加珍惜,奋勇向前。

 

旅游与康养学院辅导员 杨天予

身为辅导员,我深知“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那些在枪林弹雨中铸就的抗战精神,恰是滋养青年成长的精神沃土。往后的日子里,我要以此次阅兵式为契机,将历史记忆融入谈心谈话,把家国情怀植入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从先辈的足迹中汲取力量,让他们明白如今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督促学生在专业的学习中扛起担当,让抗战精神在青春的赛道上薪火相传。

 

旅游与康养学院24旅游661班 杜坤

总书记的话语重若千钧:“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这既是对英雄军队的礼赞,更让我们的自信与自豪在心中激荡成万丈波澜。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如同精神火炬,照亮了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学子的征途,也让“强国有我”的誓言更加铿锵有力。我们当以专业为笔、以山河为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践行党的宗旨、响应党的号召、回应总书记的嘱托,让青春在新时代征程上绽放耀眼光芒!

                        

材料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 汪熙

生在中国,何其有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正是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让我们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建设国家、发展经济。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基层党支部书记,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我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抗战胜利的伟大精神传递给学生们,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材料工程学院24药品333班 霍丽婷

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深知自己不仅是一名历史的聆听者,更应是一名行动的传承者。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带领同学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筑牢青年团员的理想信念之基。

礼炮声虽会消散,但历史的回响不应远去。我将以奋斗为舟,以信念为帆,在和平年代里,珍惜大学生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服务好师生,为国家富强贡献青春力量。(审核:戎晓云、李颖、杨曌)